HD-153 抗氧剂产品说明
1.HD-153抗氧剂作用机理和理化指标
1.1 氧化安定性:汽油在常温时抵抗大气(或氧气)的作用而保持其性能不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能力。
1.2 诱导期:诱导期是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,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,油品处于稳定状态的时间。诱导期越长,氧化安定性越好。汽油的诱导期越短,安定性越差,结胶越快,可储存的时间也越短。
汽油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,会发生氧化反应,生成胶质。汽油中存在的烯烃、二烯烃、苯烯烃及硫、氮、氧类化合物会促使其生成胶状物,且胶状物本身存在一定的催化性,生成后会进一步降低汽油安定性。
提高汽油的安定性,可以在汽油中加入酚或胺型抗氧化剂。
1.3 HD-153抗氧剂的作用机理:
油品的自动氧化是自由基链反应 。阻碍链反应任一环节的物质都能抑制氧化反应,进而延长氧化诱导期 。HD-153抗氧剂属于酚类抗氧剂,其中的酚类能与自由基反应,给出氢使自由基饱和 , 形成不活泼自由基,使自由基链反应终止,即终止剂。
作用机理如下:
Ai-OH + R ► ROOH + Ar-0 •
Ar - 0 • + R00 ” ・・ 0 = Ar - 00R
HD-153抗氧剂的主要作用的基团为酚基,酚基上失去H原子的氧自由基具备和其他自由基结合反应的能力,从而达到消耗烷基自由基、过氧化物自由基的目的。
从HD-153抗氧剂本身的结构不难看出:当羟基的邻、对位引入斥电子基团,抗氧化效率显著增大,而引入吸电子基团,抗氧化性能则降低。因为当R|、Rz为较大体积的取代基时,有利于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消耗和减少电荷转移的络合作用,从而提高了其抗氧效率。
R3的基团,为长链的烷基,这样的作用是利用长链烷烃和油品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容性,能够进一步提高抗氧剂的效率,同时提高相对分子质量,是为了改进抗氧剂热稳定性和效率。
HD-153抗氧剂中的几个酚类组分的抗氧性具有可加性。
1.4 HD-153抗氧剂的技术指标:
项 目 | 指 标 |
外 观 | 棕褐色液体 |
密 度(20℃),g/cm3 | 0.800-0.900 |
运动粘度(40℃),mm2/s | 3-8 |
闪点 | ≥96 |
2、HD-153抗氧剂的使用效果
2.1 能够明显改善汽油的抗氧化性,提高汽油的诱导期,减少胶质的产生。
加入不同剂量HD-153抗氧剂对汽油诱导期的影响 ,min
加剂量(ppm) | 0 | 10 | 15 | 25 | 35 | 45 | 55 |
空白油样1诱导期 | 30 | 350 | 420 | 475 | 500 | 600 | 630 |
催化汽油空白油样诱导期 | 340 | 395 | 450 | 500 | 530 | 610 | 650 |
由上表可见 ,随HD-153抗氧剂加入浓度增加 ,汽油诱导期不断上升,加剂量在 50μg/g时汽油诱导期就能超过指标要求。加剂量与诱导期线性对应也较好 。
2.2 加剂后对汽油各项指标无影响
为了考查加入HD-153抗氧剂是否对汽油其它 性质有影响 ,用加剂50ppm的汽油与不加剂的催化汽油做对比试验 ,试验结果如表 3。
项 目 | 不加剂 | 加剂 50ppm | 92号车用 汽油国六标准 |
辛烷值 ,RON 馏程 ,C | 92.5 | 92.5 | ≥95 |
l0% | 60 | 60 | ≤70 |
50% | l08 | l08 | ≤l10 |
90% | l67 | l67 | ≤l90 |
终馏点 | l89 | l89 | ≤205 |
残 留量及损失 ,% | 0.8 | 0.9 | ≤2.0 |
饱和蒸汽压 ,kPa | 53.7 | 53.6 | GB/T 8017 |
实际胶质 ,mg· (l00m1)- l | 1.0 | 0.8 | ≤5 |
诱导期 ,min | 3l0 | 540 | ≥480 |
硫含量 ,% | 0.04 | 0.04 | ≤10 |
博士试验 | 通过 | 通过 | 通过 |
腐蚀 (铜片 ,3h,50C) | la | la | ≤l |
水溶性酸碱 | 无 | 无 | 无 |
机械杂质及水份 | 无 | 无 | 无 |
密度 ,kg· m- 3 | 726.l | 726.l | 720-775 |
试验结果表 明 ,催化汽油加 HD-153抗氧剂ppm时诱导期达到 92号汽油的的国六标准 ,对92号汽油的其它指标无影响。
2.3 溶解性好,且不影响油品本身的质量。
3.使用方法、加剂量及储存
3.1 使用方法:
使用方法1:可用计量泵打入,并与汽油充分混合均匀即可;
使用方法2:一般经过30分钟的搅拌混合即可均匀。